一、政策背景:关税“核弹”再引爆
当地时间4月12日,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宣布,将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从现行34%大幅提升至125%,覆盖范围包括机械零部件、电子元件及紧固件等工业基础产品。这一政策预计将于2025年5月1日正式生效,理由是“解决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并促进就业”。此前,特朗普曾在4月3日签署行政令,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“基准关税”,并针对中国实施34%的“对等关税”。此番升级被行业视为“史上最激进贸易保护政策”。
二、行业冲击:成本激增与供应链重构
成本压力陡增:中国对美出口的工业紧固件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0%以上,新关税叠加后,部分企业出口成本或翻倍。美国市场订单占比较高的企业将面临利润率腰斩甚至亏损风险。
供应链转移加速:为规避关税,部分跨国制造商已启动供应链转移计划。例如,美国汽车制造商要求中国供应商在墨西哥或东南亚设厂,以享受《美墨加协定》下的低关税待遇。
全球贸易格局波动:高盛预测,美国核心通胀率可能因关税政策升至3.5%,加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。中国紧固件企业同时面临欧盟、印度等市场潜在的“跟风式”贸易壁垒。
三、企业应对策略:破局之路
市场多元化:转向中东、非洲等新兴市场,并扩大国内大基建项目配套需求。例如,中国高铁、新能源装备等领域对高精度紧固件的需求年均增长15%。
技术升级与合规认证:通过自动化生产降低人力成本,并取得ASME、ISO等国际认证以突破非关税壁垒。盛东泽不锈钢已投入AI质检系统,良品率提升至99.8%。
海外产能布局:在RCEP成员国(如越南、印尼)建立分厂,利用区域原产地规则规避高关税。部分企业通过并购当地工厂,缩短投产周期至6-8个月。
四、专家观点:长期博弈与产业韧性
北京外国语大学崔洪建教授指出,特朗普关税政策本质是“以短期政治收益置换长期经济理性”,但全球化产业链的深度绑定决定了完全“脱钩”难以实现。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建议,企业需从“价格竞争”转向“技术+服务”双轮驱动,并利用数字贸易平台开拓碎片化订单市场。
五、未来展望:危与机并存
尽管短期内行业阵痛不可避免,但政策倒逼下,中国紧固件产业的转型升级进程或将提速。海关总署数据显示,2024年高附加值产品(如航空航天级钛合金紧固件)出口占比已从2018年的12%升至28%,这一趋势有望在技术迭代中持续强化。全球产业链的韧性博弈,仍将是决定行业命运的关键变量。
一、政策背景:关税“核弹”再引爆当地时间4月12日,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宣···
2月14日,不锈钢期货报收于18790元/吨,涨幅2.48%。2月7日节后复工以来,不锈钢期货连···
2020年,是全面落实“十三五”规划的收官之年,过去五年,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···
路透社近日报道,汽车行业游说组织负责人丰田章男表示,新冠疫情导致零部件供应中断,···
工信部部长肖亚庆日前表示,自2010年以来,我们国家的制造业已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,···
2017年8月份我国紧固件进口数量及金额同比有较小幅度增长,出口数量同比有所下降,出口···
官方微信